花儿音乐剧《花漫河湟》圆满完成首次试演唱响河湟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
更新时间:2025-07-11 02:04 浏览量:1
7月9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的花儿音乐剧《花漫河湟》在青海大剧院首次试演。该剧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扎根青海河湟沃土,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花儿”为艺术灵魂,通过一对河湟青年追逐梦想、建设家乡的动人故事,艺术化呈现新时代青海乡村的蓬勃变迁。省政协领导、省内“花儿”研究专家、高校学者与千名观众共同观看演出。
小故事·大时代,青春奋斗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花漫河湟》聚焦河湟地区普通青年的成长历程。以立志返乡创业、做大做强“青绣”产业的新时代年轻人为主要角色,他们在时代浪潮中毅然选择扎根乡土,既追求个人价值的升华,也渴望圆满纯真的爱情,更将青春激情倾注于家乡振兴的广阔事业。发展特色产业、活化传统技艺、建设生态家园,把个人命运与家乡巨变紧密结合在一起。该剧以细腻笔触刻画普通人的人生选择与成长,剧中21首花儿曲令串联起梦想、追求与憧憬,既展示了非遗魅力,也彰显了文化振兴的远景。全剧以歌传情、以艺载道,谱写一曲乡土与时代共鸣的动人乐章。
艺术创新,非遗“花儿”绽放时代新声。“花儿”是广泛流传于西北五省的民歌形式,曲调高亢激昂,歌词质朴真挚,承载着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梦想,是青海各地人民表达喜怒哀乐、传递生活感悟的重要方式,在河湟地区世代传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而青海河湟地区的刺绣也是河湟文化的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针法、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展现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象征,承载着青海地方文化的历史和情感记忆。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为《花漫河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使其从诞生之初就散发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作为全剧的艺术内核“花儿”的音乐创作在保留高亢悠扬原生态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交响与流行音乐语汇,形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此外,该剧“青绣”“拉面”等乡村产业的呈现也经过精心设计,力求真实、艺术地展现河湟地区的文化风貌与时代变迁,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领略到河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舞美设计则巧妙融合河湟山川的秀美风光与乡村特色产业符号,在诗意的舞台上构建出一幅河湟新画卷,让观众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
《花漫河湟》不仅是一部接地气的舞台艺术作品,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深情礼赞。它唱响了新时代青年投身家乡建设的无悔选择,展现了河湟大地在政策春风吹拂下焕发的无限生机,也为全国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青海乡村巨变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