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繁星戏剧村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东京话剧艺术协会会长凌庆成专访录 八年耕耘戏剧梦 台前幕后赤子心

更新时间:2025-07-19 04:20  浏览量:1

东京话剧艺术协会会长凌庆成专访录

——八年耕耘戏剧梦,台前幕后赤子心

作者:杜海玲

引言

东京,一座现代与传统共舞的国际都市,更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城。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热爱汉语、热爱舞台的人,以戏剧为媒介,推动着中日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自2017 年创办以来,东京话剧艺术协会已走过八个年头。从最初一间教室、三十余名朗诵学员的声音训练起步,到如今发展成拥有130多名会员、定期推出大型话剧公演的文化团体,协会不仅见证了一个社团的成长历程,更承载了无数戏剧梦想的点点滴滴。

而这一切的源头与核心推动者,正是现任会长——凌庆成先生。他是一位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剧作家,也是一位执着深耕的教育者。本次专访,我们将走近凌会长,聆听他讲述创会的初心、教学的执着、八周年庆典背后的汗水与欢笑,以及他未来创作的梦想。

一、初心不改:从朗诵课走向话剧舞台

记者:

凌会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东京话剧艺术协会”创立的初衷与过程吧。

凌庆成:

说起创办协会的缘起,还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我参与主持了一场大型文艺活动,活动结束后,不少热心朋友向我建议:“您能不能开个班,教教我们朗诵和主持?”一开始我还有些犹豫,但看到大家的热情如此高涨,我心里萌生了一种责任感——或许,是时候搭建一个平台,让生活在东京的华人也能有机会系统学习戏剧艺术。经过一年的筹备,借助社会上的一些支持资源,结合我在话剧领域多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于2016年开设了第一期“朗诵与主持培训班”。 原计划招收25人,但报名首日即超30人,最终班级扩容至35人。当时只有我一位老师,要带这么多学生确实有些吃力,但学员们的热情与专注令人动容。三个月后,我们举办了第一次成果发表会,看到那些原本腼腆怯场的学员站上舞台,光彩焕发,我的内心也非常激动——这不只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呈现,更像是一次生命的绽放。

这场发表会带来了更多动力与希望。许多学员表达了希望继续深入学习的愿望,于是我们在2016年底开设了“表演培训班”。课程结构更加系统,涵盖表演、朗诵与播音、形体训练等主课。我尤其重视“无实物训练”,通过炒鸡蛋、叠衣服、钉纽扣、戴隐形眼镜等日常动作的再现,让学员们在虚拟的舞台空间中建立真实的信念感与存在感。

后来,我们又逐步引入“单人小品”“双人小品”,再到完整片段的排演。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我创作了将近二十个小品剧本,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帮助大家在实战中锻炼表演技巧。这些累积,成为协会稳扎稳打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从小舞台到大平台:协会的成立与文化使命

到了2017年,越来越多学员表达出参与整场话剧演出的强烈愿望。为此,我们正式成立“东京话剧艺术协会”。从此,协会不仅是一个教学机构,更是一个实践平台。我们的理念是:通过系统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在日华人戏剧爱好者们提供一个表达自我、追寻艺术、传承文化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始终抱持着一个更宏观的愿景——以戏剧为桥,文化为舟,成为一个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媒介。2017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我们策划了一场大型纪念演出,节目涵盖朗诵、小品和话剧经典片段。特别是重排的《雷雨》第二幕,《雷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里程碑之作,其人性刻画与时代悲剧至今震撼人心。这些作品不仅让在日华人热泪盈眶,也让不少日本观众深受震撼。他们第一次在舞台上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中文戏剧的力量与深度,感叹中国话剧的情感之深厚与思想之深远。而我们也深知,百年前中国现代戏剧正是从日本输入,在祖国大地上扎根、生长,这是一段令人感慨的文化因缘。

此外,我一直心系在日华人第二、三代的中文教育问题。如今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已逾百万,其中不少孩子出生在日本,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认知相对薄弱。我曾有一位在美国的戏剧朋友,十余年来组织了两百多场儿童戏剧演出,剧目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让孩子们在戏剧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深深启发了我。

因此,我希望未来有机会与东京的中文学校、汉语教育机构合作,成立起青少年剧团。让孩子们既能登台表演,也能欣赏戏剧,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母语与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尽管这个愿景因疫情有所搁置,但它始终是我创会之初便怀揣的梦想。

我们协会的宗旨,始终围绕三大目标展开:

1.丰富在日华人的文化文艺生活;

2.促进中日民间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3.为青少年提供接触中华文化与戏剧艺术的优质平台。

在这三大目标的指引下,协会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会员的汗水与梦想。而八周年庆典,正是这段历程的生动注脚。

三、八周年的舞台:一场属于全体会员的盛典

记者:

协会今年迎来了八周年庆典,我们看到演出了八部剧作与二十个朗诵节目,参演人数超过五十人。能否请您谈谈筹备过程与一些幕后故事?

凌庆成:

八周年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协会从当初的几十人,逐步壮大到现在130多名会员。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是每一位会员的热情与付出。

这次庆典演出,我早在去年就开始构思。我最初希望能呈现四部三、四十分钟的中篇剧作,于是就写出了:

- 古典题材:《三笑姻缘》《西厢记》《白蛇传》;

- 西方经典改编:《哈维香夫人》《蝴蝶梦》《项链》;

- 现代原创:《亲情》《蹉跎人生》。

本来计划从中甄选出四到五个作品,没想到报名参演的人数太多了,最后只能忍痛将部分三幕剧压缩为二幕,甚至独幕,以便更多人能够登台。

这种删改对我个人是种挑战。有些剧作是我倾注心血多年创作的,哪怕删减一场戏、一段对白,都需要无比谨慎。但我知道,协会的舞台是属于所有会员的,我愿意为了更多演员能登上舞台而做出取舍。经过反复推敲,最终成品依旧保留了剧情的完整性与艺术张力。

舞美方面我们也做了创新尝试。我们设计了80个投影布景,配合灯光与音效切换,营造出极具戏剧感的舞台时空。这种视听结合的手法,让观众仿佛穿越于不同的情境之中,获得了较好的观演体验。

此外,排练也是一场“马拉松”。每个周末我们奔波于不同场地,线下排练,线上对词,有时甚至排到深夜11点。每一位演员、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倾注了百分之百的热情与努力。谢幕时,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与好评,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四、脚步不停:从《茶花女》到下一个梦想

记者:

感谢您精彩的分享!我们知道您创作了许多深受观众好评的剧作,如《银婚》《教授的夕阳红》《鉴真东渡》《情缘》,还有大型历史剧《武则天女皇》《杨贵妃与唐明皇》等。请问接下来您还有哪些创作与演出计划?

凌庆成:

是的,我一直没有停止写作与筹划舞台项目。今年11月 15 日,我们将在东京银座中央会馆推出新戏——改编自小仲马原作的《茶花女》。我希望通过中文话剧的方式重新诠释这部法国经典悲剧,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跨越文化的共鸣。

同时,也在创作新的剧本。今年春天,我完成了历史剧《貂蝉》的初稿,计划进一步打磨,作为明年的准备剧目之一。此外,我也在构思一部现代都市情感剧,背景设定在东京,聚焦中日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人际关系与情感冲突,力图回应当代人在爱与责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理挣扎。

戏剧是一种时代的镜子,我希望未来能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厚度、有思考深度的作品,为协会注入不竭的艺术活力,也为中日文化交流添砖加瓦。

结 语

八年光阴,弹指一挥,却也足以成就一段动人的文化传奇。作为教育者,凌会长常对学员说:“舞台是镜子,照见自己;戏剧是桥梁,连接彼此。”他的课堂既严谨如匠人琢玉,又温暖如春风化雨。从一间教室里的朗诵课,到银座舞台上的灯光璀璨,从胆怯学员的第一次开口,到自信演员的掌声谢幕,每一步都写满坚持与热爱。

在这八年的旅程中,正是凌庆成会长这样一位始终怀抱初心、敢于梦想、勤于创作的引路人,让这片舞台永远燃烧着理想的火光。未来,还有更多的剧目等待登台,还有更多的灵魂等待被唤醒。东京话剧艺术协会的故事,仍在继续……

——2025年7月

场馆介绍
繁星戏剧村位于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64号,面积近5000平方米,一期将开放5个小剧场,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200座剧场两个,150座剧场1个,80座剧场两个。除了剧场外,戏剧村内还有艺术展览、酒吧、书吧、餐厅等相...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
地铁宣武门站A口和E口出来便是公交47路、83路、102路、105电车、109电车、603
繁星戏剧村5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