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倾听,《大状王》
更新时间:2025-07-18 00:33 浏览量:1
“你见过一部音乐剧,在三小时内让你数次泪崩,又忍不住跟着旋律哼唱,最后久久不愿离场吗?”
由西九文化区 × 香港话剧团 × 汇丰保险承诺呈献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7月12日晚迎来第五十场公演。自北京站开演以来,口碑爆棚,精美剧照刷屏,反馈如潮。
今天,我们摘录了部分天桥青年观剧团的评论,一起沉浸式走进《大状王》北京站现场,一部不止于精彩的音乐剧,一场直击人心的粤语热浪。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在北京站的演出中,音乐剧《大状王》以其细腻动人的音乐设计、极富层次的情感表达,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作品中对粤语音乐风格的大胆融合也令人惊喜:“粤语融入童谣、摇滚、琵琶等形式演绎,音乐既具文化根性,又具现代表达,情绪如潮涌般传达至每一位听者心中。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音乐动机频繁复现但从不照搬,抒情段与节奏段张弛有度,‘撒一场白米’一出,全场屏息。”层层递进的旋律背后,是对命运、信念与选择的深刻刻画。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尤其是“一念一宇宙”这一幕,被不少观众视为全剧的精神高点。“‘一念一宇宙’,像是一场哲学热浪扑面而来!这段方唐镜与阿细的二重唱,“万般皆是命,一念可成空”的思辨,被一段摇滚推向高潮。”那一刻,音浪翻涌、节奏击打心门,剧场变成了思想与能量交汇的星际通道。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舞美里的张力,是戏剧性的“沉默主角”,北京站观众纷纷表示,《大状王》的视觉调度不仅“好看”,更在无声中“讲故事”。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每一幕人物站位都像油画。”旋转平台配合灯光变化,为“今昔交错”的核心主题提供了清晰的物理支点,仿佛整个舞台随着记忆流转,让人沉浸在层层叠叠的时空之中。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而灯光的运用则更加克制又精准。“灯光没有一丝多余炫技,但精准得像一把刻刀。”这些光影不是为了制造华丽,而是紧紧贴合情绪的脉搏,勾勒出人物心理的每一道裂缝。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场景调度干净利落,舞台上没有一秒是多余的。”转场流畅果断,却从不显得冷冰冰。舞美、灯光与叙事互为依托,构筑出一部“看得见节奏”的音乐剧舞台,张力十足而情感真实。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在《大状王》的舞台上,每一次人物站位的切换,都在“讲故事”,是一部视觉语言极其丰富的作品,舞台如同流动的画布。
“细雪”一段,那是阿细与秀秀“距离”最近的一次,却也是命运最远的时刻。阿细为秀秀在心里下了一场雪,“可有梦比细雪温暖”,这一句温柔得几乎让人忘了现实的残酷。演员的细腻表演,将这场戏的情感悬念演绎得克制又动人。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从人物的情绪层次到时空的隐喻交错,无论是宋大妈与阿细、还是阿细与秀秀,他们跨越时空的相遇,都能由舞台调度赋予更深层的张力与留白。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而最终留存在观众心中的,是这群人物的情感共振。他们没有说“我爱你”,但每一审公堂、每一次相视,都是最深的信任与选择。“镜仔坏事做尽却令人恻然,阿细的每次‘成全’都让我泪目,秀秀是天地间最坚定的一抹红。”人物的复杂性贯穿始终,没有人是脸谱化的“善”或“恶”。方唐镜的成长,是从“反派”走向“承担代价”,没有被洗白,却一步步逼近真相与人性。情感,在这部戏里不是糖衣,而是利刃。它不直接刺入,而是慢慢扎根在观众心里,留下久久不能散去的痛与暖。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你可能因为“有阵时”、“雪地寒山”而落泪,也可能因为方唐镜的一声“对唔住”动容,有人喜欢阿细的克制,有人心疼秀秀的倔强,也有人,始终记得全剧终场时,秀秀的那句——
“天与地跟你也倾听。”
音乐剧《大状王》北京站剧照
7月11日—20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持续热演中。不妨走进剧场,亲眼见证这场属于中国原创音乐剧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