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繁星戏剧村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经典作品的人性哲思与时代回响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

更新时间:2025-09-11 08:00  浏览量:2

会议合影

9月8日,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专家研讨会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成功召开。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诞辰120周年。在此重要节点,中国国家话剧院对话剧《死无葬身之地》进行复排,该剧作为202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剧目,同时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演出之一,于9月2日—7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连演6场,并将于11月赴上海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为了对该剧的艺术呈现进行更深入的研讨与总结,本次会议特邀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一级编剧冯俐,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韩童生,北京演艺集团原副总经理、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李龙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也,中国工人出版社资深编辑岳建一,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章抗美,一级编剧李宝群,《文艺报》副总编辑、编审徐健,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毛夫国,《中国文化报》特别报道部主任、高级记者刘淼参与研讨。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副院长程鹏,以及《死无葬身之地》剧组主创代表和剧院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共同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首先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就本轮《死无葬身之地》的创排背景与演出概况作了介绍。《死无葬身之地》于1997年首演,跨越28年时光,历经2005年、2014年两度复排,在导演查明哲与三代国话艺术家的共同淬炼下已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本轮演出特邀88岁高龄的原版舞美设计薛殿杰老师回归,共同完成经典的再创作,以戏剧的力量回应时代的命题,向不屈的历史致敬。

主创代表

总导演查明哲,舞美设计薛殿杰,演员海清、徐卫,灯光设计黄祎,服装设计程方分享了创作感悟。查明哲表示28年来,这部戏一直在修改、前进和攀爬,并提出了本轮“深掘有哲思的内涵与人物,精造有意味的形式和情境”的创作理念。薛殿杰老师讲述了从28年前在小剧场“圆了一个梦”,到如今在剧院大剧场迎来“圆满”的创作历程。主演们分享了参演这部经典作品的激动心情与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舞美团队分别从灯光、服装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与深化。

与会专家

与会专家对该剧进行了多维度探讨与剖析。冯俐表示自己是为“致敬”而来。她结合身边艺术家的观感,强调该剧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在今天依然具有非常强的引领性和启蒙意义,是一部能够培养一代代演员的“活的经典”。韩童生作为该剧原主演,认为萨特剧作的伟大之处在于书写了被卷入战争的普通人,而非概念化的英雄。他赞扬新一代演员对情境的挖掘更深入、更细致,能够沉下心创作,体现了戏剧工作者的文化担当。李龙吟表示,而与之前三版本带来的“震撼”不同,他这次感受到一种“从容”。这正是导演查明哲在历经二十余年的人生阅历与思考后,对剧中人物所处困境有了新的理解与诠释。他高度评价了演员本色、生活化的表演,肯定了演员之间相互激发、真实自然的表演互动:“对手的真实才能让对手真实、对手的强大才能让对手强大”。马也将该剧置于中国戏剧史的坐标中,认为在中国二战题材经典匮乏的背景下,该剧的持续上演意义重大,已成为中国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强调,该剧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人”与“人性”的无限探寻,其对极致情境的营造,为中国戏剧提供了“人性行为的实验室”这一宝贵启示。岳建一提出,本轮演出实现了对萨特原作的超越。他认为,该剧将萨特“他人即是地狱”的哲学思考,创造性地升华为“法西斯就是地狱”的时代控诉,并注入了“士可杀不可辱”的东方精神气节,使其获得了世界性的共情基础。章抗美从“情境剧”理论出发,高度评价了舞美设计为戏剧创造的严酷“处境”。他回顾了薛殿杰作为中国舞台美术引领者的贡献,并肯定了新版设计对幻觉与非幻觉因素的融合,成功营造了强烈的戏剧氛围。李宝群认为该剧的价值在于对萨特“自由选择”思想的精准呈现,并肯定本轮演出在二度呈现上成功实现了从小剧场到大剧场的转换,在保留经典舞美意象的同时,更将观众纳入戏剧情境,实现了有力的戏剧碰撞。徐健系统回顾了萨特在不同历史时期进入中国的文化语境,指出在当下重排此剧,是通过打破“第四堵墙”等手段强化了“我们”的共同体概念,迫使观众思考“没有人是局外人”这一深刻命题,他肯定了该剧对人性复杂性的成功呈现,认为剧中人物是递进、真切的,而非凝固的哲学符号。毛夫国认为,此版在本土化和当代性的把握上非常出色,既体现了极限情境下的哲学思辨,又强化了戏剧性。他分析了剧中三条冲突线索,并肯定了该剧对人物在关系变化中复杂性的完美呈现。刘淼从青年观众和心理学视角分享了独特的观感,她认为大剧场版本提供了更多审视自我和人性的距离,让她看到了人物身上并非非黑即白的复杂性,以及坚强与懦弱、无私与自私等对立特质的同时存在。她从心理疗愈的角度,对剧中吕茜的转变提出了“接触自然”的解读。此外,与会专家围绕剧本阐释、导演手法、表演细节和舞美音效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作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并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剧院重新推出《死无葬身之地》这部经典作品,是以戏剧之力回应时代命题的庄严实践。她强调这部作品能成为国家话剧院的经典,离不开导演查明哲卓越的才华与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在韩童生、冯宪珍等前辈艺术家“传帮带”式的悉心指导与薛殿杰老师的艺术引领下,青年创作者们成功接棒,展现了剧院薪火相传的艺术精神。剧院将为《死无葬身之地》的常演常新保驾护航,持续用有思想光辉的优秀作品服务于观众,并诚挚希望各位专家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剧院的剧目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图并文:艺术研究中心

标签: 国家话剧院
场馆介绍
繁星戏剧村位于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64号,面积近5000平方米,一期将开放5个小剧场,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200座剧场两个,150座剧场1个,80座剧场两个。除了剧场外,戏剧村内还有艺术展览、酒吧、书吧、餐厅等相...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
地铁宣武门站A口和E口出来便是公交47路、83路、102路、105电车、109电车、603
繁星戏剧村5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