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文化论坛|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13 08:11 浏览量:1
开幕式现场
当2008年的奥运激情仍在京城上空激荡,首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在蜂巢剧场点亮第一束追光。彼时,它是青年戏剧人逐梦的起点。而今,它迎来了“十八岁的成人礼”!今年,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被首次纳入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这标志着其办节规格与社会影响力的持续提升。站在新的起点,希望青戏节继续秉持“传承、创新、互鉴”的精神,以首善标准推动戏剧的交流与发展,书写与青春同频、与时代共振的戏剧新篇章。
开幕式热场舞蹈
2025年9月11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再次于蜂巢剧场举办,不仅回归初心起点,更以“五剧同城开演”的震撼阵容,续写青年戏剧的热血篇章。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国家话剧院支持。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始终以“培养青年戏剧创作人才、推出优秀青年戏剧作品”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戏剧繁荣发展,促进国际青年戏剧文化交流。
青戏节艺术总监孟京辉
青戏节艺术总监孟京辉表示:“十八岁,是青春正盛的年纪,是梦想启航的时刻。青戏节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成长,它不仅是作品的展示平台,更是精神的栖息地、创新的试验场。愿青年戏剧人永远保持锐气与温度,在舞台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戏剧篇章。”孟京辉在开幕式现场揭幕本届青戏节五大核心单元,“戏剧在场”“戏剧在线”“戏剧在读”“戏剧在谈”“戏剧在案”协同发力。他介绍,本届青戏节“戏剧在场”单元规模扩大、形式更加多元。来自中国、丹麦、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青年戏剧人也将带来多样的声音与视角,为青戏节注入跨文化的活力。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是推动首都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北京市文联秉承聚焦“做人的工作”与“推动文艺创作”相贯通的宗旨,将青年戏剧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作为北京市文联重点品牌项目,已走过十七载不凡历程。
2025青戏节导演代表朗诵诗歌
本届开幕式首次采用“五个剧场联动”的形式,一场前所未有的“戏剧合奏”在京城奏响。蜂巢剧场作为开幕式主会场,由青戏节艺术总监孟京辉执导的开幕大戏《夜色温柔》拉开节日序幕。该作品作为“茨威格三部曲”收官之作,以锐利的戏剧语言解构欲望与真相;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中,韦小六的《去大同》借绿皮火车与AI座椅的对话,直面科技时代的人类困境;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里,华山、虓汉的《正在吃草的罗西南多》以电子音乐与实验性表达,剖开数字时代的孤独与资本冲击;胡蝶、刘朝晖在老舍剧场上演《啊,如果能裸泳一次就好了》,用女性视角讲述身体与生命的和解;鼓楼西剧场中,周可的《枕头人》则以冷峻悬疑,探讨文学与现实的边界。
蜂巢剧场演出孟京辉导演话剧《夜色温柔》(摄影:方非)
中国国家话剧院先锋智慧剧场演出韦小六导演话剧《去大同》
鼓楼西剧场演出周可导演话剧《枕头人》
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演出华山、虓汉导演话剧《正在吃草的罗西南多》
老舍剧场演出胡蝶、刘朝晖导演话剧《啊,如果能裸泳一次就好了》
五部作品风格迥异却精神同源,在同一时刻点燃首都五个剧场,共同以热烈、多元、创新的方式迎接青戏节十八岁生日,让城市因戏剧而沸腾!现场通过实时连线等形式实现五地互动,气氛热烈,展现出青年戏剧的蓬勃活力与无限可能。
剧场前厅观众交流互动
本届青戏节共涵盖五大核心单元,将集中推出20余部青年戏剧作品、40余场演出、10部原创剧本朗读及多场国际戏剧放映、论坛和工作坊。此外,青戏节还将继续与上海YOUNG剧场合作举办“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深化京沪双城戏剧交流。
合影
走过十七载,青戏节累计推出559部青年人才创作的优秀作品,记录青年与时代的对话,见证青年文化的变迁;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戏剧人才,镌刻着青年成长的足迹,陪伴、支持一代代满怀激情、勇气、创意和才华的创作者,迈向光芒璀璨的戏剧人生之路。李建军、邵泽辉、王翀、黄湘丽、杨婷、张家怀、丁一滕、孙晓星、李凝、陈明昊等青年戏剧人这里出发,成为中国当代戏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从青戏节出发的近40部优秀作品在世界各大戏剧节上演,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来自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波兰、俄罗斯、格鲁吉亚、美国、日本、巴西等各国的青年前沿佳作也在这座舞台上演。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已不仅是一方舞台的盛会,更成为全世界青年创作者们彼此碰撞、激发灵感的能量场。这里汇聚了无数热烈的思考与实践,从先锋的探索到生活的注脚,从个人的低语到时代的合唱,十八年的历程正是青年戏剧不断生长、向未来延展的印证。
2025,回顾、展望、绽放——我们在北京,再次见证青年戏剧的力量!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演出排期如下:
微信编辑:王靖茹(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