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哲学家”彩灯走了《向往的生活8》开播即差评如潮!
更新时间:2025-09-27 23:11 浏览量:2
“最怕《向往的生活》突然的关心,更怕它关心的是只鸭子的生死,却对节目自己的‘灵魂出走’只字不提。”这位网友的评论精准戳中了无数老粉看完《向往的生活8》先导片后的复杂心情。
是啊,当黄磊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宣布番鸭“彩灯”的离世时,那份猝不及防的伤感,竟然比整期节目带来的“向往感”还要浓烈几分。
好家伙,谁能想到,《向往的生活8》回归,第一个让热搜爆掉的,不是黄磊的饭,不是何炅的情商,也不是张子枫彭昱畅久违的同框,而是那只常常在角落静立、被戏称为“尼古拉斯·灯”的番鸭——彩灯。
黄磊在节目里说得轻描淡写,却扎了心:“我一直以为‘彩灯’会把我送走,就剩下俩老登。”何炅的接话更显文艺的伤感:“蘑菇屋少了一个哲学家。”
8年寿命,对于一只番鸭来说,已是寿终正寝,是“喜丧”。
可对于追了七季的观众来说,彩灯的离开,像一个无声的仪式,宣告着某个阶段真的彻底结束了。
它从第一季误打误撞来到蘑菇屋,因经费原计划买彩灯而被大张伟误购得名,从此成了这个家的固定成员。
它静立发呆的“哲学鸭”风范,甚至凶猛能飞的“社会”过往,都成了节目记忆的一部分,比许多飞行嘉宾更让人印象深刻。
你们发现没?彩灯专属微博@尼古拉斯·灯 的最后一条动态,仿佛看透了一切:“彩灯老师希望大家都不许难过,好好继续对生活的向往。”
底下最高赞回复是:“可是灯啊,节目里还有‘生活’吗?感觉只剩下‘向往’的壳了。”
彩灯的离世,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大的水花,或许正是因为,它用生命的终结,映照出了《向往8》开局略显苍白的“新生”。
点开第一期,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乌镇很美,新蘑菇屋更像精心设计的度假别墅,但“家”的气息淡了,“秀”的痕迹重了。
老粉们气得手抖不是没理由的。
黄磊何炅带着张子枫彭昱畅回归,本该是“回家”的松弛,结果呢?四个人坐在装修一新的屋里,竟然透着一股“不熟”的尴尬,得靠拼命找话题才能填满镜头。
彭昱畅“偶然”翻出剧本,何炅“顺势”讲解黄磊的话剧情怀……这套流程,生硬得让屏幕前的我都脚趾抠地。
最绝的是,整整一集,将近一半时间在看他们排练话剧!
有网友犀利吐槽:“我以为是打开《戏剧新生活》第二季,退出来看了三遍图标才确认是《向往的生活》。”
导演组似乎想把乌镇戏剧节和黄磊的个人情怀深度捆绑,却忘了观众最初爱上这个节目,是因为那种“自力更生、招待朋友”的烟火气。
这条获得高赞的评论说得好:“以前是看他们如何把平凡日子过成诗,现在是看他们如何把诗一样的日子过成工作汇报。”
底下有人附和:“黄老师现在不像灶台前的黄小厨,倒像带员工团建的黄总。”
也有人反驳:“节目也需要创新,理解尝试。”
不得不说,两年过去,人都变了。
黄磊肉眼可见地累了。
厨艺被质疑、人设被讨论后,他在这场回归里,说教感更重,那种在厨房忙活一整天、只为招待朋友的劲头似乎弱了。
戴上呼吸机睡觉的细节,更添了几分英雄暮年的唏嘘。
何老师还是那个何老师,拼命圆场,提供情绪价值。
但当他自嘲“我夸你没人信了”的时候,那份心酸和无奈,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
一个人撑起全场氛围,真的会累。
好在,孩子们长大了。
彭昱畅瘦身成功,颜值回春,演技得到话剧导演认可;张子枫更沉静了;张艺兴更是被黄磊骄傲地介绍为“国家话剧院的演员”。
他们的成长是惊喜,但当他们被放置在一个无所事事、强行找活干的框架里时,这种成长反而凸显了节目核心的迷失。
说句实话,写到这里,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就像是在看一位老朋友,努力想重现当年的风采,却难免力不从心。
彩灯的离开,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唯有怀念。
但《向往的生活》那份“灵魂”的走丢,却让人意难平。
当“蘑菇屋”变成了“样板间”,当“生活流”变成了“任务链”,我们向往的,到底是什么?
也许,问题不在于话剧本身,而在于节目是否还记得初心——那种不经意间的温情流露,那种为了一顿饭共同努力的协作,那种真正远离喧嚣、治愈人心的力量。
如果内核丢了,即便全员到齐,风景再美,也只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怀旧演出。
从一只鸭子的寿终正寝,到一个IP的疲态尽显,这背后折射的,或许是国内慢综艺创新乏力的共同困境。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记忆中最爱的“向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