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 X UMA WANG:光影、戏剧与羊绒的低语
更新时间:2025-09-30 12:42 浏览量:1
梧桐掩映的上海老城区复兴西里,有一座1932年的老建筑,后装饰艺术风格。中国服装设计师Uma Wang(王汁)的店铺悄悄藏身于此。
去年,这个空间在重新设计后开放,延续了神秘的暗色系,灯光调得昏暗。木地板上布满痕迹,仿古镜面有些斑驳。
UMA WANG之家
瓷质吊灯、古董木家具、天鹅绒座椅,像极了吸血鬼电影场景。很多是Uma二十年来从各种古董市场淘回来,认为“有灵性”的东西。她特别喜欢旧物,喜欢被使用过的时间的痕迹。
9月末,梧桐的绿叶开始变得干燥,Uma在自己的空间里展现她与中国羊绒品牌1436第三次联名作品。此时距她们第一次合作已有近十年了,新系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颜色更为深邃,与陈列环境融合得非常自然。
第三次联名作品发布
室内一些水泥墙面似乎是裸露着的,一些钢架结构也任由其显出少许,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并不是大张旗鼓的工业风。这些坦然呈现的材质,以粗粝的方式,更凸显出羊绒面料的精良。
01-
UMA WANG有着强烈的设计师个人风格,廓形宽大,简单松散的缠绕,衣服与人体仿佛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下对话。以一种无序的方式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做得自然流畅。
这一季1436 X UMA WANG,是联名系列的3.0版本,主题是“无问来迹”,似乎是表达一种洒脱与自在:对世事无需刨根问底,只有“当下”值得在意。经历生命无拘无束的旅程,让一切自然发生。
主题是“无问来迹”
Uma常常不经意、不带目的地去看电影、看展览和旅行,随时把转瞬即逝的感动记录下来,让这些瞬间累积和酝酿。她创作的方式就像逛古董店,是遇见,而不是寻找。
2016年第一次联名,主题是“羊绒启示录”,1436与Uma一同探索羊绒材质的边界,作品中引入了蕾丝、薄纱、蝴蝶结,有一点新鲜的、洛可可式的气息;七年后,双方第二次合作“颂万物生灵”,做了很多减法,不用其他材质,没有细节的修饰,沙色和大片的流苏将人们带往那个风沙呼啸的荒野。
前两次联名作品
到了2025年,最新系列的作品让人感觉世界安静了下来,就像欣赏一张老旧的椅子。面对这些衣物,你可以感知时间的魅力——没有什么奢侈,可以比得上时间。
古董家具是灵感之一
02-
1436 X UMA WANG 3.0,有大衣,还有袍子,飘逸、松散的结构,气息在身体和衣襟之间流动。手工缝制自然的毛边,不对称的层叠结构,抛开雕琢的精致,没有规整的秩序。理念是,容纳意外,拥抱偶然。
气息在身体和衣襟之间流动
最引人瞩目的是色彩变化,第一季,羊绒自然的色彩与纯粹的黑与白搭配,第二季以沙色为主。最新一季的色彩更有生命力,有叙事感。共三种色系:源自自然,富有生命力的暗冷杉绿和燕麦裸,以及来自电影里古董家具的乌木棕,温润沉稳。
共三种色系:冷杉绿、燕麦裸和乌木棕
这一次,一些作品的线条有了新意。运用1436创新工艺制成的面料,设计出一些质感挺括的外套,线条微微弯曲,勾画出优美的轮廓。
比如这件宽大羊绒裙,暗冷杉绿色。让人联想起暮色中的森林,深邃静谧。材质为粗纺羊绒双层短顺呢,绒面平整细密,手感柔和而富有厚度,双层织造使其保暖而不臃肿。强韧,营造出垂坠外扩的线条,大大的披风触及地面。
这样的作品似乎天生拥有一个故事。穿上它,模特仿佛是歌剧舞台上的演员,庄重威严。在一张黑白大片中,人物又变成悬念电影中的女主角,在古堡中回眸,等待一个答案。
廓形灵感来自意大利歌剧
燕麦裸色似乎是与前两季的一种连接,介于米色和浅卡其之间,带一点灰度和暖意,比驼色更轻盈,比米白更温暖。设计师对这一色彩的联想是晨雾弥漫的朦胧诗意,代表着希望。
一件燕麦裸的羊绒衫在经典的设计中加入一面长长的衣襟,从身体的一侧垂下,亦可收拢于身体的另一侧,像一张歌剧的帷幕。你也可以将这片衣襟缠绕在颈肩,成为柔软的围巾。
衣襟像一张歌剧的帷幕
这一季还有类似的有趣设计,比如在腰部设计出一对长袖,让你随意地打个结,变成腰带。如果你试着穿上这对长袖,衣服就会变形成另一种结构,缠绕而不拘束。看似多余的设计,其实有功能性的考量,不浪费。
这一次的作品,些许文艺复兴和中世纪的味道,还有当代的意大利。
上一季发布的现场,空间中陈列着可持续材质塑造的巨大的植物茎、叶与果实,让人想起草原与荒漠交织的世界。这一次展陈,在餐桌上铺上鲜花与水果,如同一场丰收的盛宴,意大利式欢庆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响起。
这次创作还与一部电影有关,2023年上映的《还有明天》。意大利女演员保拉・柯特莱执导并出演。影片被特意拍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黑白胶片风格,讲述意大利女性争取投票权的故事。一个并不轻松的主题,影片叙事有些许荒诞和幽默,引入了一些舞台剧的表演细节。
即使看过这部电影你也不知道灵感何来,而意大利的味道在作品中若隐若现。
2023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还有明天》
03-
1436与Uma一同在面料上展开了创新。一件短外套以粗纺羊绒缩绒面料制成,通过后整工艺让表面变得起伏粗糙,有颗粒感,形态硬挺但穿上去非常轻盈舒服。
这一季新作品中,最“不像羊绒”的是精纺纯绒人字纹提花面料。羊绒被织就出丝织品般的触感,表面有美丽的纹理。既有精纺的光洁挺括,又有羊绒的柔软轻盈,超模Suzi穿上身,透出一点利落的军装味道。
超模Suzi
Uma泡在1436的工厂里,观察围巾制作工艺的时候,她突发奇想,将面料尽头本该被舍弃的部分保留了下来,成为构造奇特的围巾。再次表达她喜欢的“未完成”的状态——无问来迹,亦未知所往。
这些作品,材质精良,背后是多年来不懈的努力,技艺的纯熟与创新。而萦绕其间的气息,又充满着艺术的迷幻与捉摸不定。这双重的个性,同样展现在系列的大片之中。
意大利摄影师Valerio Mezzanotti掌镜,他也不喜欢太新的东西,他舍弃了精美的庭院,而选中了安徽一个古老的祠堂,历经岁月,灰暗陈旧。
拍摄中他意外摔坏了一只镜头,却拍出了朦胧如梦境的画面。他把清晰的大片和光影朦胧的神来之笔一同编辑成册,展现出意大利电影般的迷幻,时间的斑驳。
意外得来的大片
04-
合作跨度近十年,作品系列从1.0到3.0,不难看出理念的变与不变。联名系列每件单品的背后都被附上两缕细细的红绒线,在永恒的大地色系中留下小小的线索。
要说彼此的缘分,就不得不提——面料。Uma初出茅庐就常常跑到东莞的服装工厂里,花费大量时间观察水流、温度、染料对面料的影响。后来她去欧洲、在意大利安家,都是追着面料跑。她每一次创作,往往要把一半的时间花在面料开发上。
Uma Wang
另一边,1436是全球羊绒巨头鄂尔多斯以集团之力打造的品牌,追求极致的羊绒品质。要求每根纤维细度14.5微米以下,同时长度在36毫米以上。
在内蒙草原上,1436精心培育传奇的阿尔巴斯小山羊,它们拥有独特基因,生长绒毛的次级毛囊比一般小山羊更小,一只小山羊只能收获几十克的原绒,极为珍贵。
彼此都深深珍爱这大自然的恩赐,在设计中物尽其用。不需要太多的磨合,内在的情怀是相通的。也许源自中国人骨子里的老庄哲学,Uma追随直觉,关注作品而“无问来迹”。1436拥有草原的信仰,热爱生命,尊重自然,同时有游牧民族的自然洒脱。
德国作家黑塞的哲学著作《悉达多》中有一句话:“尊贵的人,您也许的确是一位追寻者,由于您的追寻过于急切,您没有看到许多眼前的事实。”
衣服是身体的宇宙,创作是一种修行。让身体无拘无束,而又以柔软的缠绕带来爱抚般的触感。细腻的面料,粗纺的绳索,在初秋,面对这些堆叠的、蓬松的、挺括的、熨帖的材质,人的内心中涌出的是一种安静。
衣服是身体的宇宙
悉达多一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路径,经历跌宕起伏,却是在河边有所领悟。他倾听着河水,日复一日渡人,找到了苦求不得的领悟。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
Uma成名已久,却一直保持着一个“做衣服的人”本真的状态。1436创立已有二十年,自然生长,不疾不徐。
意大利电影和歌剧成为灵感来源
很多历史悠久的“老钱”品牌,最初都是面料起家,以时间沉淀品牌精神,一切自然发生。
1436亦是如此,诞生于全球羊绒的心脏,鄂尔多斯数十年经验积淀而成。全球每年羊绒总产量中,只有千分之二满足1436的用绒标准,极致原料是1436的初心和内核。
最近十年,1436与不同的文化和艺术接触,时有共鸣。在最新的创作中,人们发现1436可以自如地与意大利电影、歌剧相融合,风格更大胆,文化更丰富。
所谓“无问来迹”也表达了1436对不同文化和艺术的兼容并蓄,无问东方和西方,也不再是时装本身。面料,也许是低调的背景,是画笔和颜料,时间会从中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