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繁星戏剧村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上戏教授王苏的这堂公开课,为何吸引1.5万人在线观看?

更新时间:2025-10-01 16:52  浏览量:3

9月30日下午,一堂名为“寻找——语言艺术之美”的公开课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举行。这堂公开课由上戏表演系教授王苏主讲,来自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语言技巧训练》,听课的不仅有上戏在校学生,还有沪上中小学语文老师、上戏附中的学生,以及朗诵爱好者。上戏对这堂课进行了线上直播,吸引1.5万人观看。

王苏在公开课上

“你说呀!”“你说呀。”“你说呀……”王苏在开场时,将一句简单的“你说呀”进行了六种截然不同的语气演绎,让全场观众惊叹不已。在上海戏剧学院从事台词教学40多年的王苏告诉大家:“要通过声音这支笔,找出文字不同的密码,给文字画上不同的线条,穿上不同色彩的衣服,使文字从纸上立体起来,为文字赋予生命。”

这一个半小时的公开课也是一场“独角戏”,王苏教授结合授课内容,共进行了11个作品的示范表演,从散文、小说到古典诗词、中外现代诗歌,她用精湛的技艺和丰沛的情感,带领观众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语言艺术之旅。她以《放学了》开篇,将音量、声调、语速、力度等融入讲述,引导观众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小河》中,则示范了“时间跨度”的表现和“要想甜,加点盐”的秘诀。在小说《青衣》片段中,她用停顿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融入个人理解,跟随戏曲的韵律,细腻呈现了女主人公在时代变迁中对艺术的执着与释然。”

王苏诵读《青衣》片段

“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这是王苏总结出的诵读精髓。她将专业理论与语言技巧结合,生动展现了如何运用声音的色彩以及眼神、表情、肢体等语言手段,精准传递作品内涵与情感。如在《青春万岁》中,开场即要运用声音色彩与饱满情绪让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而在《雨霖铃》中,要寻找文字背后的画面与意境,通过“类比”等方法细腻处理诗词的情绪意蕴。此外,情感表达贵在分寸。就拿“呐喊”来说,很多人往往拼命吼出最大的声音,但王苏告诉大家,“呐喊”前面一个字是“呐”——口字旁一个“内”,所以发出的声音必须由内而外,先有丰富的内心感受,然后再赋予声音以力量。在随后《那一声爹》的示范演绎中,她喊出的一声“爹”,令许多观众泪目。

在这堂公开课上,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元素也都与朗诵进行了结合,浑然一体,给观众以全方位的艺术感受。在里尔克的诗《闭上我的眼睛》里,王苏将音乐视为另一位朗读者,以不同方式演绎同一作品,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现场观摩的朗诵艺术家方舟点评说:“王苏老师将语言的张力和可塑性做了许多的创新和尝试,让我们看到了语言表情达意的无限可能性,为语言艺术工作者和学习者做了教科书级的示范。”

此次活动也是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得到了市教委文教办、市语委办的大力支持。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上海德闳学校、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等数十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前来观摩了这堂公开课,还有一些老师从松江、奉贤远道而来。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在艺术院校观摩这样高水平的语言艺术公开课,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收获满满。有老师说:“要是每门课程都能讲解得如此细致,就没有什么难学了。”他们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带回自己的学校,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也能领略语言艺术之美。

王苏和来听课的中学生们

这次公开课在上海戏剧学院视频号进行了直播,有1.5万人观看,点赞量超6万。观看直播的人群中,不仅有上海的观众,更有全国各地的语言和朗诵艺术爱好者。他们纷纷留言:“这堂课精彩、精致,是一次惊喜之旅!”“王苏老师每一个作品朗诵过程中的眼神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舞台精心设计,背景都是一幅精美的油画,和朗诵的声音完全融合了在一起。”

栏目编辑:沈毓烨

场馆介绍
繁星戏剧村位于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64号,面积近5000平方米,一期将开放5个小剧场,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200座剧场两个,150座剧场1个,80座剧场两个。除了剧场外,戏剧村内还有艺术展览、酒吧、书吧、餐厅等相...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
地铁宣武门站A口和E口出来便是公交47路、83路、102路、105电车、109电车、603
繁星戏剧村5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