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承办“抓党建 强业务 促发展”党建和业务融合讲坛
更新时间:2025-10-11 08:00 浏览量:4
2025年10月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第3期(总第7期)“抓党建 强业务 促发展”党建和业务融合讲坛,在国家话剧院剧场如期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出席,直属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部机关各司局、驻部纪检监察组、各直属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以及部系统中层干部、“四好”党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代表和剧院干部职工代表300余人参加。讲坛由部机关党委副书记杨彬主持。
参加讲坛人员首先走进国家话剧院院史展区,深入了解剧院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深厚文化底蕴,直观感受剧院在文艺领域的传承与积淀。随后,现场观看了剧目《牡丹亭上三生路》排练片段,近距离领略剧目创作的独特魅力和剧院青年文艺工作者在艺术追求上的精益求精与创新精神。
在党建和业务融合经验分享环节,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巩保江、院长田沁鑫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不同维度展开分享,全面呈现剧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具体做法。
党委书记巩保江以“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以深度融合促发展”为题,系统阐述剧院党委的融合思路与实践。他指出,剧院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两张皮”问题的要求为根本遵循,通过“创作中悟思想、演出中强党性、服务中践初心”的路径推动深度融合。在组织建设上,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经验,在《受到召唤·敦煌》《四世同堂》等重点剧组设立48个临时党支部,实现党建与业务双向赋能;2025年5月,92岁的游本昌同志经批准入党,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问候。在创新项目上,已连续举办十届的“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今年首次设立四川乐山分会场,吸引超1.5万人次观演,成功带动“戏剧+旅游”新消费模式;构建完善的艺术培训体系,三年来线下培训近6万人次、线上观看量约30万,盘活了艺术资源,拓展了剧院品牌影响力。在担当建设上,领导班子带头攻坚国有资产收回难题,2025年7月成功收回相关房产土地;围绕“三个聚焦”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通过建设职工食堂、改造老旧小区等举措,切实提升职工幸福感与归属感。
院长田沁鑫以“红色引擎助推艺术匠心”为题,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剧院融合做法。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剧院曾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作为党外人士,她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力保障党建与业务融合落地。二是强化艺术家思想引领,游本昌92岁入党获总书记勉励和问候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年轻演职人员的入党热情持续高涨。三是坚持团结协作,党政班子配合默契,充分彰显团队凝聚力。四是持之以恒抓业务,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创排《红色的起点》《苏堤春晓》等优秀剧目,复排《死无葬身之地》等经典作品,将“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升级为编剧计划,并依托剧组临时党支部激发创作活力。五是营造风清气正氛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全国“两会”部署,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创研党支部书记袁丹璐从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案例出发,从理论学习、艺术创作、基层服务等方面,分享了支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基层生活融入现实题材剧目创作,同时推进优质文化进基层的经验做法。与西城区广外社区教育学校、广外街道市民服务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帮助社区退休人员组建“广外绮霞剧社”,将戏剧普及教育服务范围拓展至广外街道所辖38个社区,让“党建红”托起“夕阳红”。连续三年开展“戏剧美育进校园”活动,累计39人次走进河北省平山县北冶小学、中学,为8个年级的学生带去戏剧、美术、创意写作等多种课程,以实际行动实践“寓教育于美育”,将党建工作与业务专长紧密融合,为乡村学校带去美育滋养,也让党员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2023年支部纪检委员获“四好党员”称号,2024年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
演员党支部党员韩文亮结合3年援藏经历,介绍了在西藏话剧团挂职期间,以党建学习为“精神供氧”,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践经验。“小戏小品进基层”惠民演出,深入高海拔边境县和牧区,为观众奉上听得懂、喜欢听的演出。成立并带动“创作攻坚小组”团队5次深入藏区采风,排演音乐剧《高原上的精灵》,获得当地观众热烈反响,深切表示“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看到了高原的美,更感受到了党员守护生态的担当”。
未来,国家话剧院将继续探索融合新抓手,强化艺术家党员管理,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剧院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