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戏剧轮回!勒科尔尼重登总理宝座,曾创“最短任期”纪录
更新时间:2025-10-11 10:30 浏览量:3
据法国爱丽舍宫新闻公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已正式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再度出任法国总理。这一任命消息的公布,迅速在法国政坛引发热议——毕竟不久前,勒科尔尼刚刚创下法国现代史上“最短总理任期”纪录,如今却在争议声中重返这一核心职位,让本就动荡的法国政治格局更添变数。
回溯勒科尔尼的仕途轨迹,其与总理职位的“纠葛”始于今年9月。9月9日,马克龙首次任命勒科尔尼为政府总理,接替此前因预算案争议下台的贝鲁。
彼时,勒科尔尼刚从国防部长任上卸任,外界普遍认为,马克龙选择这位39岁的政坛新星,是希望借助其在国防领域积累的执行力,推动陷入僵局的2025年预算案通过议会,同时缓解“悬浮议会”下各党派的对立情绪。
毕竟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勒科尔尼曾推动多项军事改革,且在应对俄乌冲突相关的军备援助事务中表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被马克龙阵营视为“务实派”代表。
然而,勒科尔尼的首次总理任期却如“昙花一现”。仅在任27天后,也就是10月6日,他便向马克龙提交了辞呈,成为法国现代史上在任时间最短的总理。
究其原因,核心矛盾集中在政府内阁成员的任命上。据爱丽舍宫当时透露,勒科尔尼在卸任前曾向马克龙提交了一份内阁成员名单,其中多数成员为马克龙往届政府的留任者,仅有少数新面孔且均与中间派阵营关系密切。这一“换汤不换药”的组阁方案,瞬间引发反对派的强烈不满。
左翼政党率先发声,认为勒科尔尼的组阁思路“完全延续马克龙的执政惯性”,未能回应民众对“政策革新”的期待;右翼保守派领袖更是公开表态,称该内阁名单“无视议会力量平衡”,若不重新调整,保守派将退出与中间派的松散合作,导致政府彻底失去议会支持。
面对左右夹击的政治压力,勒科尔尼虽试图与各党派协商妥协,但始终未能在关键职位的人事安排上达成共识,最终只能以辞职收场,草草结束首次总理任期。
此次马克龙“火线复任”勒科尔尼,显然是经过权衡后的政治选择。当前法国正面临多重危机:2025年预算案审议已进入关键阶段,若无法在年底前通过,将直接影响公共服务运转与民生支出;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法国3.4万亿欧元的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引发市场担忧。
极右翼“国民联盟”的支持率仍在攀升,2027年总统大选的预热氛围已逐渐浓厚。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龙需要一位“熟悉情况、能快速上手”的总理稳定局面,而曾短暂任职、对政府运作流程与议会矛盾均有直观认知的勒科尔尼,便成为了“相对最优解”。
爱丽舍宫在新闻公报中虽未详细说明复任理由,但强调勒科尔尼“具备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期待其能“推动跨党派对话,确保国家治理有序推进”。不过,这一任命也迅速遭到反对派的质疑。
左翼社会党发言人表示,马克龙的决定“是对议会民主的漠视”,再次证明其“不愿倾听不同声音”;右翼领袖则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若勒科尔尼仍坚持此前的组阁思路,保守派的立场不会改变”,暗示新政府仍可能面临议会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