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原创戏剧破圈 名家汇聚赋能 文化惠民润城深圳高校艺术繁花绽放
更新时间:2025-10-17 07:24 浏览量:6
“迎着那澎湃的风,我立时代的潮起浪涌,年轻的激情是绷紧的弓,心在跳燃烧追梦……”日前,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正式发布。该歌词曲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AI音乐研究院院长何沐阳担纲。此外,十五运会闭幕式和残特奥会闭幕式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担任音乐总监。十五运会上,深圳高校文艺创作站上C位。
从执行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到参与“央视青晚”2025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录制,从校园艺术活动常态化到推动艺术资源向市民开放,深圳高校以蓬勃的艺术创造力,悄然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源”与“情感容器”。
原创作品火出圈,照见科技与人文激荡
10月10日-12日,深圳高校第二部原创科幻哲理剧《量子幽灵》在南方科技大学完成首轮演出。这部得到市委宣传部支持,由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文联和深圳大学联合出品的作品,连续三天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成为深圳原创文艺精品矩阵中又一抹亮色。
《量子幽灵》延续了首部原创科幻哲理剧《云身》的创作内核,由尹迪、陈跃红、吴岩三位教授联手打造,直面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浪潮下的人文思考,用艺术语言叩问科技时代的人文命题。目前,《云身》已在粤港澳大湾区演出11场,摘得2024年人民文学奖特殊文体奖。
两部作品的“破圈”,赢得文艺界大咖与本土科幻作家的高度认可,被赞誉为“精准捕捉科技与现实的碰撞,为文艺创作提供全新视角”。
主创团队表示,这一系列创作始终紧扣深圳“高科技之城”的城市特质,力求用艺术讲好科技时代的中国故事。“我们不只是做科技的追随者,更要做未来的思考者。”编剧之一、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原院长陈跃红表示,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有责任将科技的硬实力与文化的软实力深度融合,在艺术创作中提炼独特的深圳气质,让城市基因与人文精神同频共振。
艺术名家汇聚,为高校美育注入活水
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演艺人才,既需要高校搭建优质“讲台”夯实基础,也需要广阔“舞台”实践历练,而艺术名家的引育,是连接“讲台”与“舞台”的纽带。他们将一线舞台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业界与院校的“双向赋能”,为高校美育注入活水。
今年9月,深圳技术大学迎来40余位国际顶尖艺术家、音乐教育领军者加盟,这批专家不仅带来前沿的艺术理念,更搭建起“课堂与艺术殿堂”的桥梁,助力学校打造“懂技术、通艺术,以科技赋能艺术创新、以艺术点亮科技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深圳艺术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名家引育蔚然成风。近年来,深圳大学大力发展人文艺术学科,艺术学部已吸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等一批高水平、高层次艺术人才。5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受聘为深圳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据悉,郎昆担任院长期间,每年将在深大组织多场高水平文艺演出;参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带领深大师生参加国家级重要文艺演出。
“深圳高校成长于粤港澳大湾区,承载岭南文化深厚的底蕴,涵养城市勇于探索的气质,展现城市蓬勃向上的朝气,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和丰富作品从这里涌现。”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说。
艺术资源向市民开放,城市美育浸润人心
深圳高校以区域文化为土壤,把学校艺术资源向市民开放,举办高品质艺术活动,坚持美育面向“人人”。
9月13日晚,随着开幕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奏响,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正式拉开帷幕。包含21台29场高品质演出的音乐盛会,再次为深圳观众带来多元文化交融的艺术体验。自创办以来,该音乐季已成功举办5届,“人气爆棚”“座无虚席”“掌声不断”成为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这些赞誉的背后,是观众对音乐季艺术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深圳文化活力的生动诠释。
越是精彩的活动,越离不开实力过硬的执行。作为音乐季联合执行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拥有一支全球顶级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等组成的师资队伍,为给音乐季保驾护航,音乐学院专门组建团队,从各方面提升音乐季的内涵与外延,不仅让粤港澳大湾区各专业领域的师生深度参与国际艺术交流,更提升了音乐季的专业水准与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音乐季坚守“让高雅艺术触手可及”初心,响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实现惠民票价覆盖音乐季所有演出,今年音乐季提供近千张100元以内普惠票源;开展公益公教活动,如著名歌唱家托马斯·汉普森声乐大师班、指挥戴恩·兰姆大师班、舞蹈艺术家胡沈员见面会等,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艺术大师,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深圳样本”。
从文艺精品的持续涌现,到文化品牌的精耕细作,再到艺术队伍的蓬勃成长,深圳高校文艺正从“跟跑”转向“并跑”,未来有望在多个领域实现“领跑”。这份扎根城市、服务市民的文艺坚守,将为创新之城注入温暖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