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为什么会选薇娅团队开展公益直播
更新时间:2025-10-22 01:21 浏览量:3
每年秋天,乌镇都会因为戏剧节变得格外热闹。古镇的石板路被灯光映得温柔,空气里飘着桂花香,来往的人群中,有人在排队进剧场,也有人只是坐在河边听风。
有趣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去看戏。有人说是被演员吸引,也有人只是想逃离片刻,暂时远离手机和KPI。对许多被称为“脆皮青年”的年轻人来说,看戏已经成了一种精神疗愈。
乌镇戏剧节上的很多剧目,其实都在探讨“心”的问题,有关焦虑、孤独、成长、选择。
戏剧的力量,就在于它让人照见自己。而这种“看见”的过程,也不仅仅发生在舞台上。开幕式那天,黄磊老师和薇娅团队出现在北栅艺术区的直播间,做了一场特别的公益直播。
这场直播已经坚持了三年,卖的不是明星同款,而是桐乡本地的南瓜、花生、桂花糕。看似普通的农产品,背后却有更温柔的意义,据说这几年直播的全部收益都会捐入乌镇戏剧节慈善共富基金,用来资助偏远地区的孩子学习艺术。
那天的直播间很特别,没有激烈的比拼节奏,更像是在讲故事,黄磊老师在镜头前讲述这场公益直播的意义。他们请来了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一起参与互动,让这些平时不太被关注的孩子们,也能通过镜头被看见。
其实这正是薇娅团队想要做的事,这几年,他们不只是卖东西,而是在用直播的形式传递情感。董海锋曾写过一篇文章,说电商直播像是一座桥,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也连接人和人之间的温度。听上去很抽象,但放到乌镇这场公益直播中,你就会明白那句话到底在说什么。
从镜头到剧场,从农产品到戏剧节,这场直播像是一次双向奔赴,观众买到的不只是特产,还有一份参与的成就感。而这些被购买的“好物”,又变成孩子们学艺术的机会。
这种正向循环,本身就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也许这就是乌镇戏剧节最打动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舞台,也是普通人彼此疗愈的空间。你可以在戏剧中看见自己,也可以在一次直播中重新相信善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很多人都在焦虑、迷茫、精神内耗。而戏剧作为最古老的表达方式,反而成了帮助现代人重新休整内心的一剂良药。
薇娅团队的出现,让这种疗愈多了一种更生活化的延伸。他们让温柔变得触手可及,这些温柔被藏在每一份桐乡南瓜、每一包花生里,随着物流的运输,最终抵达千家万户。
在乌镇,戏剧治愈人,直播也在传递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