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戏剧座谈会及戏剧演出夜举行
更新时间:2025-10-31 13:30 浏览量:3
中国日报10月30日电 10月27日,来自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的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的师生代表来到北京大学进行文化交流。27日下午,代表团来访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与学堂师生开展文化交流,共同探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与内涵。
燕京学堂院长董强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并主持了座谈会。董强院长指出,燕京学堂坚守文化信念,既为中外文明互鉴搭建桥梁,也通过推动学生深度交流,助其明晰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此次同学们虽身负实习、学业压力,仍主动挤时间参与《仲夏夜之梦》表演,尽显对跨文化交流的热忱。黄必康教授倾注心血翻译《牡丹亭》,在今天由英国的教授与同学们演绎出来,让东方古典的雅致与西方舞台的灵动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成为中外师生以艺术为媒、共探文明内核的生动实践。这不仅让《牡丹亭》的昆曲意蕴跨越山海、直抵人心,更印证了优秀文化的共通性,为青年一代深化跨文化理解、践行文明传承创新使命注入了鲜活力量。
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教授Michael Dobson动情回忆起1999年秋天,曾在北大任教的往事,时光荏苒,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那时候的日子,他到现在还常跟人提起,以此为谈资,找工作时也常提及。今天下午从北大西门进来,走过那座桥,忽然就像走进了《牡丹亭》里的园子,静悄悄的,令人神迷。如此美景,学生们天天在这儿,还能专心读书,实属不易。他来自英国的斯特拉特福,那是一个因演莎士比亚戏剧闻名的小镇,戏就是生活。这次来,他也带来了一些个人的思考,也想看看戏是怎么被读、被演的。有时他感觉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像是一起写戏的同事,一个写悲喜交错,一个写梦里浮生,其实说的都是人间的事。
当晚,一场跨越东西方的戏剧之夜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温情启幕。燕京学堂的同学们首先带来了莎士比亚经典《仲夏夜之梦》的精彩呈现,灵动的表演、诙谐的情节与奇幻的舞台氛围相得益彰,完美再现了莎翁笔下仙林秘境中交织的爱恨与纯真。紧接着,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的同学们领衔演绎的英文版《牡丹亭》,以典雅的英语台词复刻昆曲雅韵,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痴恋诠释得细腻动人,传统唱腔的意蕴与西方语言的韵律碰撞出独特火花。《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两场经典剧目在方寸舞台上交融共生,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了经典作品跨越国界的永恒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