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原创音乐剧《潮起湾区》:演绎媒体人的“破茧”与坚守
更新时间:2025-10-31 16:34 浏览量:4
数智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在技术冲击下实现系统性变革?媒体人又如何在坚守理想的同时“破茧”重生?10月30日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大学联合出品,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与全球传播研究院共同创作的原创大型音乐剧《潮起湾区》在南山文化馆首演。
该剧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背景,聚焦媒体行业系统性变革与代际传承,通过三代传媒人的故事,展现了在AI技术浪潮冲击下,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新闻理想与时代变革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
以媒体人视角展现时代变革
《潮起湾区》讲述了深圳三代媒体人的故事。剧中主角、资深媒体人张潮风面对AI技术冲击和年青一代的挑战,陷入自我怀疑,在昔日同窗费云云的引导下重新审视新时代的传媒生态;深大传播学院副教授简凡是剧中的“桥梁”角色,以兼顾传统与创新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可能;积极拥抱AI技术却在追求流量的道路上遭遇挫折的研究生林有为、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但最终认识到技术当与人文并重的香港实习生周少薇等角色,也分别呈现了当下媒体人面临的不同困境和成长。
最终,张潮风与年轻人携手打破“茧房”,共同探索新闻理想与人文精神的传承,实现了在技术浪潮中破茧前行、在时代变迁中坚守理想的传媒誓言。
剧中穿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变迁、深港两地青年人的价值观融合、非遗保护等元素,描绘了新时代浪潮中个体的成长与蝶变。通过多时空叙事和音乐场景的巧妙转换,该剧展现了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都市的沧桑巨变,诠释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下“前浪引后浪,后浪逐前浪”的时代精神。
有媒体人在观剧后感慨:“每一位当代媒体人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创新视听语言,诠释湾区文化脉络
《潮起湾区》不仅是一个关于媒体变革的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立体诠释湾区文化的“大思政课”。
剧目以媒体行业为切口,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将深刻的时代命题寓于生动的舞台叙事之中,既有传统媒体与数字科技的激烈碰撞,也有三代传媒人的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直观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碰撞的张力;非遗元素与现代舞台科技、数字影像创意结合,不仅丰富了视听语言,更隐喻了文化根脉在技术时代的新生,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的时代主题。
“我们共立潮峰之上,千帆竞渡迎朝阳,再启航……是浪潮也是星光,终将抵达所有远方!”原创音乐作为剧目灵魂,有效推动了剧情发展,唱出深港青年的共同心声与湾区情怀。
担任该剧艺术总监、编剧、作词的深大社会科学部副主任、传播学院教授战迪表示:“我们通过这部音乐剧呼吁坚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理念,要打破固有思维、拥抱数字技术变革,更需坚守人文理想,方能破茧扬帆,真正实现‘潮起湾区’。”
主创阵容汇聚深大学术、艺术精英
《潮起湾区》主创团队的核心成员均来自深大,体现了深大在人文社科与艺术领域深厚的积淀与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活力。
战迪构建起剧本的筋骨与灵魂,导演陈箭箭是深大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副教授,领衔主演高亮是深大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深大艺术学部教授吴昆、副教授张立川分别担任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
这支由学者、艺术家组成的“深大主力军”,将学术思考转化为艺术语言,实现了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贯通,是深大“学术与文艺共创”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
陈箭箭表示,深大以原创音乐剧的形式,生动诠释了深大作为特区大学主动服务城市文化发展、以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湾区篇章的使命与担当。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伍曼娜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霍健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