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繁星戏剧村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牡丹江师范学院原创音乐剧演绎《永不磨灭的信念》

更新时间:2025-11-01 07:04  浏览量:2

在黑龙江牡丹江这座与东北抗联有着血脉联系的北方小城,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学生们,将自己“浸泡”进80年前那段冰与火的岁月,用歌声和舞蹈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牡丹江师范学院供图

演出结束,灯光打到最亮,照到00后大学生裴一阳的身上。

几分钟前,他还是那位在林海雪原与敌人周旋的东北抗联战士。此刻,台下1500多名新生掌声如潮,将他拉回现实。身着粗布制成抗联军服的他,右手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毅。

前不久,在这座与东北抗联历史有着血脉联系的北方小城,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学生们,将自己“浸泡”进80年前那段冰与火的岁月。他们试图用歌声和动作,去回答一个沉重而遥远的问题:和平年代,青春该如何承载记忆?

以青年视角呈现厚重历史

牡丹江江滨公园矗立着一处大型群雕——八女投江。这里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更被市民看作地标。

1938年10月,以东北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教导员冷云为首的8名抗日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被日寇围困于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边。她们宁死不屈,英勇战斗,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毁掉枪支,相互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这便是后来人们口口相传的八女投江。

作为东北抗联主战场,以八女英烈为代表的一批批战士血染牡丹江,为民族独立奉献终生。

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海萍看来,这份深厚的红色历史,应该在青年人当中传承下去,“我们应该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弘扬红色基因,让东北抗联精神走进年轻人内心”。

结合专业设置,这所学校把目光投向了音乐剧。

“这所学校有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它适合音乐剧。”音乐剧复排导演陈维风说。

早在2020年,他们便开始谋划音乐剧,直到2024年才搬上舞台。“剧本就写了很长时间,因为涉及红色历史,必须严谨。我们开了好几次研讨会,请了很多专家。”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田野介绍。

前不久上演的这场,剧本一共有5幕。90分钟左右的演出讲述了连长赵汗青与指导员丹梅,带领东北抗联战士克服重重困难,与日军战斗的故事。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并没有赵汗青和丹梅。这是团队虚构出来的人物。

陈维风解释,他们有两重考虑。一是剧本原因,如果取材真实历史,对编写剧本有一定压力,“有的部分不太适合音乐剧”;二是希望大学生知道,东北抗联中,一个普通战士都能做到如此,更别说他们耳熟能详的英烈了,“这是千千万万东北抗联战士的缩影。我们希望让年轻人有代入感,这就是一个普通战士的故事”。

前不久这场演出演员接近100人。其中一个小角色——传令兵,给陈维风留下了深刻印象。“排练的时候,我告诉全体演员,让他们看孙钰淇,他(的状态)是对的。”陈维风说,孙钰淇扮演的传令兵“有那个劲儿了”。

00后孙钰淇是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虽然自己表演的是一个小角色,没几句台词,但他为了角色付出不少。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怎么演好、演活。我要把角色融入生活,走路在想、吃饭在想,就连睡觉的时候也在想怎么能演好。”孙钰淇笑着说,他有时走路不自觉就小声嘀咕两句台词,旁边同学不知情就被吓一跳。

台上台下共上一堂大思政课

对角色倾注大量心血的还有裴一阳,他在剧中扮演赵汗青。9月初,他刚迈入内蒙古一所高校读研,就接到了母校邀约。

裴一阳曾于去年演过这个角色。今年时间紧,学校第一时间想到了他。

赵汗青这个角色戏份重,裴一阳要演出角色的心路历程。由于日军高压围剿,东北抗联一度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孤军奋战,弹尽粮绝。这时,队伍由于看不到希望,显得有些迷茫。因为“心中有极强的信念感”,大多数人坚持抗战,守住了民族气节。

“我也是演这部剧,才对东北抗联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裴一阳说,他在反复揣摩角色中,明白一个道理:东北抗联战士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彷徨、焦虑,但他们做了很多普通人没有做或不敢做的事情。

除了学生演员,还有几位青年教师参与演出。

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王雪在剧中扮演指导员丹梅。为了让观众相信她就是当年的指导员,王雪做了很多,也曾陷入误区。

在她的印象里,东北抗联女战士应该是身材挺拔、长相魁梧的样子。身材瘦小的她,为了“贴合角色”,买了增高鞋,还在肩膀处放了填充物,“让自己显得很壮实”。

“但我发现意义不大。”王雪觉得,东北抗联女战士真正吸引人的还是她们拥有一个坚强的内核。“我有时候就在想,当年,如果我的家被日本侵略,我的兄弟姐妹被伤害,我要如何救他们。”

参演这部剧之后,王雪说,自己变了很多,“做什么事情比以前更有毅力了”。

她分享了自己的健身经历。她说自己是“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人。参演这部剧,对体力消耗很大,“我要再不锻炼身体,怕唱不下来”。

很少健身的她,突然“上强度”,身体一时有些不适应。每当挺不住的时候,她就想,“人家东北抗联战士没吃没喝都能和日军干,我一个吃得这么饱的人连健身都拿不下,绝对不行”。

不只演员收获很多,台下的观众同样收获不少。据统计,当天有1500多名新生在台下观看。这部音乐剧俨然成了一堂入学教育课。

大一新生、来自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00后王晗玥,看完这部剧之后,觉得东北抗联精神具象化了。

小时候,家人偶尔会给她讲东北抗联英烈的故事。“我看了音乐剧之后,觉得人物变得鲜活了,东北抗联精神不再是一串文字表述”。

演出结束谢幕时,王晗玥和其他在场观众情不自禁起立鼓掌。“大家的爱国情怀被激发出来了,我很激动,不自觉地就想鼓掌。”

来自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00后学生刘洪志也看了这部剧。他联想到了自己“三下乡”时曾去过的密营,东北抗联战士曾在这里艰难度日。“让我震撼的是,这些战士在那种艰苦环境之下一直顽强战斗”。

当天演出结束,走出音乐厅时,喜欢看各类红色影视剧的刘洪志觉得,“与其他影视剧相比,红色影视剧大多没有彩蛋,可我觉得现在的中国就是最好的彩蛋”。

“学校正努力让该剧走出校园,将其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流动课堂,持续扩大育人辐射效应。”牡丹江师范学院宣传部长陈晓东说。

场馆介绍
繁星戏剧村位于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64号,面积近5000平方米,一期将开放5个小剧场,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200座剧场两个,150座剧场1个,80座剧场两个。除了剧场外,戏剧村内还有艺术展览、酒吧、书吧、餐厅等相...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
地铁宣武门站A口和E口出来便是公交47路、83路、102路、105电车、109电车、603
繁星戏剧村5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