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一个政治明星的陨落——评南山剧社演出的话剧《汉吏张汤》
更新时间:2025-11-01 08:45 浏览量:3
张汤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以前在电视剧《大汉天子》中看到过他的形象,但并不了解,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学习,因为校园张汤墓的原因,耳濡目染下慢慢对他有了简单的了解,通过学习发现《史记》等历史书籍上都有他的人物传记。张汤用法严酷,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此次有机会观看到了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组织演出的历史剧《汉吏张汤》,我就观看的心得分享如下。
话剧《汉吏张汤》由我校南山剧社自排自演,整场话剧以时间顺序记录了张汤的一生经历,共分为“结识”“召见”“身死”和“留名”四幕。以张汤苦读诗书出场,到张汤结识赵禹并由他引荐到武安侯,受武安侯田蚡推荐,借自身的卓越能力得到汉武帝重用,直到最后卷入政治斗争被迫自杀的一生。
《汉吏张汤》情节衔接紧密,内容跌宕起伏,用话剧形式再现了一代酷吏张汤,记录了张汤由一位书生奋斗至汉朝刑罚最高长官,再到最后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过程。创作在史实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人物感情和舞台效果,使话剧在不失事实的情况下更具有观赏性。
话剧中最重要的人物塑造被同学们拿捏的十分精准,演员的表演恰如其分。话剧中塑造的张汤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形象,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努力奋进,在同僚朋友赵禹和武安侯及其小妾武姬的帮助和鼓励下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并最终得到汉武帝重用,实现了自身的理想抱负。但其刚正不阿的做派终遭人唾弃陷害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剧中还从侧面展现了张汤作为古代政客忠孝难以两全的现实遭遇。戏的最后,当张母为失去爱子而心力交瘁痛不欲生时,张汤的魂魄生动的刻画了他对母亲的牵挂与愧疚,孝子的形象被演员表现得淋漓尽致。赤诚的孝心感人至深,深深打动了观众,引起了强烈共鸣。
不仅是主角张汤,话剧中其他几个配角的人物形象也被塑造的生动形象。田甲与张汤私交甚好,作为门客他向来对张汤忠心耿耿。但最后难免受到牵连与张汤一起被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生活的突然变故让他和张汤之间产生了间隙,田甲的微妙变化引起了张汤的警觉,他们出现了激烈的言语冲突。田甲为了证明自己的一片忠诚和不二之心撞墙而死。这个情节生动的表现出了田甲的忠正刚烈性格。
还有宽宏的武安侯和武姬。武姬以武安侯侍妾的身份出现,虽然作为古代地位并不高的侍妾身份,但其远见卓识和敏锐眼光成了张汤人生路上的伯乐和指路人。最后一幕,张母的出现更是全剧的点睛之笔,将话剧的情感戏份推向了高潮。感人至深。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从侧面丰富了张汤的人物形象。增加了话剧的艺术效果。
张汤因其过人才干和严刑峻法成为政治明星,而其清廉刚正,侍亲尽孝流传后世。然后始终逃不过封建政治斗争的绞杀,一代酷吏就这样抱憾而终,令人唏嘘。南山剧社的话剧《汉吏张汤汉吏》表演的很成功,人物的塑造故事的排演都很生动逼真。仿佛把人带回了两千多年的秦汉时代,在了解这位历史酷吏的同时更感受到了先汉遗韵,在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