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奔“阜” 声动淮河
更新时间:2025-11-17 18:23 浏览量:3
千年淮河文化的戏曲基因,在皖北阜阳的初冬时节,随着器乐的演奏悠然苏醒。11月17日上午,“淮乡戏韵·首届淮河流域戏剧展演周”在安徽阜阳拉开帷幕,100个参演单位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场淮河流域的文化盛会。
淮河流域 戏曲聚首
此次展演周由安徽省文联指导,阜阳市委宣传部联合安徽、河南、湖北、江苏、山东五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
活动不仅汇聚了淮河流域戏曲精华,还吸引北京、上海、内蒙古、新疆、香港等地1000余名演员参加,参赛选手们经过线上海选和复评的激烈角逐,最终脱颖而出,获得现场展演资格。
“此次活动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以戏曲为纽带深化区域协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注入文化动能的重要举措。”阜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也为戏曲从业者、爱好者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对繁荣淮河流域戏曲文化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器乐展演(央广网记者 张琳琳 摄)
戏剧艺术 精彩纷呈
11月17日上午,展演周的首场演出以器乐类节目打头阵,开启了这场文化盛事的序幕。
舞台上,既有经典唱段韵味悠长,也有创新编排令人耳目一新。特别设置的器乐类专场展演,让常年居于幕后的演奏员走到了舞台中央。“戏曲不仅是唱念做打,更是一个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潘昱竹强调,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演唱、小戏、器乐三个类别,就是要推动戏剧艺术的全面发展。
出生于2006年的武昊扬来自河南漯河豫剧艺术中心,7岁学习板胡的他本次参演的节目是《曲牌联奏》,或欢快、或悠扬、或激昂的乐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戏曲背后的情感张力。
“我爷爷创办了一个曲剧团,我自小在剧团长大。”武昊扬介绍,于他来说,戏剧艺术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我14岁进剧团,每天除了练习曲子,就是跟随剧团到各地演出,参与这样的展演还是第一次。”
武昊扬说,“能在这样专业的跨省平台上展示自己,还得到评委专家的指导,是难得的机会。”
暖城阜阳 与戏共鸣
令潘昱竹感到惊喜的是,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除了参与展演的有不少青年戏剧从业者,线上也有很多年轻的戏曲爱好者关注,我们要推动戏剧从线下走向线上,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
小戏展演(央广网发 阜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次展演周的评委阵容堪称豪华。主办方特邀了来自淮河流域五省的6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担任评委。更令人期待的是,其中5位梅花奖获得者还将在11月21日的汇报演出中,与参与展演的选手同台献艺,为戏迷奉上一场跨区域的“梨园盛宴”。
阜阳历史悠久,是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坐拥“千载名城、千古名相、千年伯乐、千万人民”的厚重底蕴,正全力塑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暖城阜阳”的文旅特质。
为推动戏剧文化与城市魅力深度融合,展演周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戏剧专家、参演选手走进阜阳特色街区与文化场馆。他们将在阜阳体验夜经济、品味特色小吃,感受“暖城阜阳”的烟火气息。
“阜阳非常美丽,演出之余,我一定会走走看看。”第一次来到阜阳的武昊扬认为,主办方的安排不仅让大家更加了解阜阳的城市文化,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互动与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