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看音乐剧!喝酒看戏打台球,全场观众嗨起来
更新时间:2025-10-07 21:31 浏览量:1
10月7日,看完《男声小酒馆》下午场,观众芝芝与朋友举着喝完酒的空杯子热烈讨论,“被请上台的女观众是坐在第四排左边吗?”“看上去的确是随机选择”。另一旁,靠近自助换票售票机的吧台又聚起观众,“再来一杯!”这样热闹的情景,发生在伦敦西区音乐剧《男声小酒馆》在沪每一场演出后。这场“对酒当歌”的沉浸式剧院派对在久事·上海商城剧院驻演至10月19日。
《男声小酒馆》演员与观众互动
芝芝是忠实的音乐剧观众,用她的话说,“盲买的《男声小酒馆》票,没想到现场那么嗨,像进了演唱会。进场前,工作人员指引我们可以用演出票换一杯酒,我差点不敢相信,可以带酒进剧场喝。酒倒得好满,我猛地啜了两口,生怕酒洒出来。”
10月7日,久事·上海商城剧院为《男声小酒馆》在前厅搭建沉浸式“小酒馆”
像芝芝一样,从“不敢相信”到惊喜的观众还有很多。步入久事・上海商城剧院,观众瞬间沉浸于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酒馆”,台球桌、大头贴机一应俱全,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被邀请的“客人”。“要喝啤酒、起泡酒还是鸡尾酒?”每位观众都会面临选择。
《男声小酒馆》发生在一间名为“丛林酒馆”的爱尔兰酒馆里,失业工人、沉默诗人、渴望爱情的青年、历经沧桑的老兵带着各自的迷茫与心事在此相遇。在爱丁堡艺穗节亮相以来,《男声小酒馆》创新将“小酒馆”实景搬入剧场,以鲜活的人物群像、温暖治愈的叙事而闻名,2022年斩获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新喜剧”提名、摘得大邱国际音乐剧节大奖。
中国站演出完整保留国际版本精髓,从“拥有帕瓦罗蒂式唱腔的酒馆常客”到“在钢琴上表演踢踏舞的乐手”,角色性格通过独唱与互动逐一展现,拖把、杯子、平底锅等日常物品也被用作表演道具。观众参与即兴互动表演。演员不时走下台与观众敬酒、共舞,甚至邀请观众登台游戏,让每场演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现场”。舞台灯光与音效则进一步放大沉浸感,从独唱到全员合唱,从酒杯轻碰的细响到踏响地板的群舞节奏,构建起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链接。
“为了贴近中国观众,我们在还原原版精神与激情的同时,隐藏了很多‘专属彩蛋’。”制作人路易·哈茨霍恩透露,《男声小酒馆》上海站保留“酒馆相聚”的核心框架,融入多重本土化设计,比如耳熟能详的中文歌曲,使用中文与观众互动。
芝芝对此连连点头,“男主用中文说台词时挺好笑,观众们也给足了情绪价值,使劲鼓掌叫好。好几个来上海的外国剧目都有类似中文穿插,剧组挺用心。但是,像《男声小酒馆》这样可以用手机拍摄演出片段的音乐剧真的很少很少。”芝芝加重语气,“实在对观众太友好了。”
10月7日《男声小酒馆》演出现场,可以用手机拍摄片段让观众惊喜
来自杭州的唐小姐与其他三位友人属于“误入”小酒馆,“在逛街时看到演出海报,听说上海音乐剧发达,是一大特色,离我们住的地方又挺近,所以来感受一下。”举着酒杯看完《男声小酒馆》,唐小姐笑言,“我把演出照片和打卡图发在家庭群了,又倒回去研究了演出阵容,比我想的更好。尤其是演出前,观众能上台与演员聊天,秒回大学英语角。”
《男声小酒馆》的走红,源于创新,也源于英文原版音乐剧在沪的逐渐升温。“我们的阵容中有曾参与《剧院魅影》世界巡演的资深演员,也有活跃于伦敦西区、美国及澳洲舞台的实力演员。剧中音乐跨越时代,包括皇后乐队《Somebody to Love》、阿黛尔《Hello》等金曲的阿卡贝拉改编,以及《I'm Gonna Be (500 Miles)》等影视插曲,结合踢踏舞、钢琴与大提琴演奏。”随着《男声小酒馆》在久事・上海商城剧院热演,出品方久事文传整合资源,将剧场体验延伸到申城大街小巷,实现“一杯直达伦敦西区,一票畅享上海吃喝玩乐”的文化消费体验。
《男声小酒馆》主题定制版公交车
《男声小酒馆》漫画版手机交通卡
“我们希望以票根为纽带,串联起文化消费与城市生活场景,让观演后的消费体验更添实惠,让《男声小酒馆》的温暖氛围渗透到更多角落。”久事文传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联合静安、黄浦、普陀三区共17家优质商圈商户,推出《男声小酒馆》上海打卡地图,其中包括上海商城、中信泰富广场、百联股份旗下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淮海755、百联TX淮海,上海环球港等。观众持票根前往地图点位,即可享受专属优惠,覆盖餐饮、零售等多类消费。主题定制版公交车已上线运营,成为移动的“文化风景线”。久事文传联合交通卡公司推出《男声小酒馆》漫画版手机交通卡卡面,与滴滴出行上海合作推出打车优惠,让“看剧+逛城”的体验更顺畅。
栏目主编: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