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一日再刷六场戏
更新时间:2025-10-27 14:31 浏览量:3
前些天,在视频号里看到王潮歌去廊坊了,我想,如果有幸偶遇,我一定告诉她,我喜欢她,希望求一张合影。今天早上刷她的视频发现,她已经在桂林与东一下在苍蝇馆子吃米线了。人生中最可能与她邂逅的机会错过了。
早晨出发去“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前认真做了功课,剩下没有看的剧场按喜好排了序,今天一共看了六场,几乎是无缝衔接,没有了前日的慌忙。
第一场看的是《上海路甲36号》,也许是昨晚睡得太晚,也许是黑黢黢,暖乎乎的环境配上低沉的音乐,也许是与红楼梦一点不搭介,反正开演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第二场《二商店》展现的是1974年苏州一条街,代入感最强的是商店收款的方式。营业员将收款票夹在夹子上,手一松,夹子便顺着头顶的一根细线 “嗖” 地滑到收银台。记得1987年我去上海旅行结婚时,对商店里滑来滑去的夹子觉得很有意思。
第三场《只有红楼梦》带来的震撼,让我真正体会到 “美到失语” 绝非夸大其词。眼前的一切仿佛让《红楼梦》里的世界活了过来,那些文字里的悲喜、繁华与落寞,都化作具象的画面撞进心里。演出结束时,一连串叩问在剧场里回荡:“这世上真有轮回吗?真有来世吗?真有永恒之境吗?……” 这样直抵人心的句式,非常王潮歌。
第四场《真亦假》的入场方式打破常规,从后台走进剧场,穿过演员的化妆间、服装间、道具间等,拉近了观众与演出者的距离。“咱们书上见”,简单六个字,却像从《红楼梦》书页里跳出来一般,轻轻一拉,就把人拽回了那个满是诗意与遗憾的红楼世界,既尊重了原著的魂,又有独特的舞台呈现。
第五场《书不尽》舞台布景很有创意,屏幕时而错开、时而合拢,“犹抱琵琶半遮面” 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整场演出没有一句台词,却用肢体与场景,把高鹗、程伟元续写后 40 回的故事讲得动人。世人曾因结局 “不合心意”,将二人骂得遍体鳞伤,可若没有他们的坚持,又何来今天我们能读到的 “完整版《红楼梦》”?这份辩证与体谅,让我对这部经典又多了一层理解。
第六场《石呆子》是离演员最近的剧场,不是红楼梦里的故事,又是红楼梦的故事。
尽管买了两天的联票,也只是把三大剧场和几个想看的小剧场看完了,还有七场没有看。也许略有遗憾才是最完美的结果。
离开戏剧幻城,我们赶着去赴下一场约 ——《活在爱里面!2025》廊坊场,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演出。
